联系

您在寻找什么内容?

疫情考验下的组织韧性

September 29, 2020
World Map Showing Connections 1600px

随着中国新冠疫情的全面受控,制造业在2、3月份已全面复工复产,且脚步正逐步加快。时间进入到下半年,此时环顾制造业的状况,不少企业已恢复到了常态,当然也还有企业在恢复过程中艰难前行甚至被迫停摆。很显然,这次疫情实实在在地考验了企业的生存韧性,韧性好的企业,受伤少,韧性稍弱的企业,受伤大。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已恢复常态的企业,该是时候擦拭伤口、痛定思痛了,重新审视下在业务连续性上可能存在的不足和改善空间,着手亡羊补牢,强化自身韧性,做到无惧任何重大灾害的冲击。从业务连续性的角度出发,企业需要反思以下这几个问题:
1、这次的疫情有没有导致企业业务中断或业绩下滑?
2、认识到自身痛点在哪儿了吗?
3、企业在应对疫情中表现出的韧性到底有多强?
4、有哪些教训?
5、如何增强韧性以应对未来VUCA?

注解:VUCA是指组织将处于"不稳定"(Volatile)、"不确定"(Uncertain)、"复杂"(Complex)、和"模糊"(Ambiguous)状态之中。

从实际案例看企业韧性的实际展现
下面我们以一家有3000名员工的典型电子电气产品制造企业的案例为主线,看看企业韧性的实际展现和所取得的经验教训。我们先说说疫情对这家企业的影响。
此次新冠疫情对这个有着知名品牌的企业影响可以说非常大。首先是用工出现严重缺口。企业的本地员工人数仅占不到10%,外地员工人数多,而过年期间外地员工都放假回了老家,2月份疫情爆发,因为各地实施交通封堵,大部分外地员工都无法及时到位,导致企业在2、3月份人手短缺严重。此状况随着3月下旬封堵措施逐步放松才有所好转。

其次是客户需求大幅萎缩。企业产品以外销为主,欧美占55%,亚太占30%,内销仅不足10%。随着3月底全球疫情大爆发,全球经济陷入停滞,导致产品订单大幅缩减,产品销售不出去,库存积压严重。

其三是原材供应能力不足。同样因疫情影响,供应商的复工率也低,部分供应商组织临时人员补充上岗,其品质得不到保障。此外,因为各地道路封堵,供应商的物料运不进来,导致产线断料停工。

疫情下企业面临的痛点及生存韧性考验

根据上述状况,我们通过分析BIA(Business Impact Analysis),得出其三大痛点

1、人力资源结构以外地员工居多,外地员工因疫情无法及时到岗
2、产品外销占比大,国外需求减少订单缩减导致产能富余库存积压
3、原材料供给不畅,临时交付的物料品质堪忧

毫无疑问,疫情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这些痛点考验了企业的生存韧性,主要需求体现在以下这些关键资源(Crtical Resources-PPRS)上:

1、作业员工技能的全面性(People)
2、临时用工的资源可用性(People)
3、生产调度的应变能力(People)
4、制造的自动化水平(Premise)
5、制造工艺的标准化程度(Resource)
6、原材料可替代比例和标准化程度(Resource)
7、核心供应链的距离远近(Supplier)
8、供应链管理能力(Supplier)

企业面临疫情的应对之法及生存韧性评价

我们来看看企业是如何应对这些痛点的。
首先是恢复优先活动(Prioritized activity)和所需要的资源。企业于2月中旬获得复工许可,决定优先恢复主要机型的生产,从现有复工员工中抽调人员组成临时产线,加强人员技能培训,确保合格后再上岗。
第二步,制定最小业务连续性目标(MBCO),其运营策略是先确保品质而不求产量。好在企业平时就比较注重作业员工的多技能发展,虽然初期生产稼动率仅为10%,但品质上保持了很高的水平。随着3月底疫情管控松动,外地员工陆续返岗,稼动率一下就恢复到了60%。面对海外订单数量骤降,企业决定自4月份起调整生产计划,大幅降低产量,取消加班,空闲时间安排员工参加教育训练。
第三步,启动替代计划(Plan B)。因为企业此前一直致力于物料品种之间的可替代研发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库存积压的产品通过几步简单的重工之后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因此库存状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第四步,对供应商的业务连续能力进行评价。针对原材料进不来的状况,企业及时发起对供应商的信息调查,详细了解供应商的运转情况、库存状况、运输道路情况等,并对所获取的信息每天实施评估,及时调整采购方案,对无法供货的物料考虑用合适的替代品。针对来料品质波动的担忧,企业加强对来料的检验力度,要求供应商对疫情期间生产的物料要重点标识,入料检验时重点实施检验。同时密切监控供应商的“稼动率”、“出勤率”和“关键岗位人员到岗情况”三个重要指标,根据已收集的信息开展制程能力评估。企业于4月份及时恢复供应商现场监察活动,及时对此前所获取的信息的准确性及过制程要素的变化实施确认并作出响应。

我们可以结合以上信息给企业的韧性能力打分

员工的技能全面性 ——————得分“高”
临时用工的资源可用性 ————得分“低”
生产调度的应变能力—————得分“中”
制造的自动化水平——————得分“中”
制造工艺的标准化程度————得分“中”
原材料可替代比例和标准化程度——得分“高”
核心供应链的距离——————得分“低”
供应链管理能力———————得分“高”

显然,企业在这波疫情的影响下受伤较重,但依靠员工的技能全面性强、供应商管理能力强以及原材料高度可替代性这几个强项,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部分业务,维持住了经营,保住了信誉和主要客户。企业在韧性考验上总体看成绩还算过得去。

而弱项即得分低的项目,企业负责人给予了高度关注。痛定思痛,面对此次疫情,企业的负责人充分认识到改进企业生存韧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谈及了接下来将采取的举措:
适当考虑人力资源外包,增加资源的灵活性
适当提升本地员工人数的占比
缩短工程,做到一旦要停马上就停,一旦恢复马上就恢复
进一步提升生产标准化
进一步推进自动化
针对核心部件制定BCP(业务连续性计划)

借力管理体系的系统思路煅造企业生存韧性
以上这些问题应该在目前的企业经营中是常见的。从管理体系角度看,疫情实际是改变了组织的环境,而且牵涉面巨大、影响深远,甚至有些问题还没有显现出来。谁也无法做到未卜先知,重要的是组织因应变化、作出适当调整的能力。组织需要动态地、有针对性地确定影响其实现宗旨、方向、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内外部因素(即BIA),在此基础上,根据对组织目标的影响,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并策划措施,完善BCP。

在疫情下,原来的优势可能会成为劣势,原来的短处却有可能带来意外的收获,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痛定思痛、亡羊补牢,才是聪明人的做法。适时去总结和反思,找到自身的不足,着力改善自身韧性,才能让自己能活得更好,实现永续经营的预期。

当然,组织生存韧性的强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其需要借助科学专业的方法来不断优化完善。为了协助组织在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提升和优化管理水平,SGS专家技术团队特别打造了以下的课程和解决方案,旨在从供应链管理、业务持续性管理、领导力提升等方面助力企业强化训练组织的生存韧性。

SGS专家建议组织可以结合实际发展的需要首先找到管理中最需要强化和提升的环节,然后再有选择性地选取以下SGS相关课程和解决方案。同时,您的组织也可以和SGS服务人员直接沟通,每个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都不尽相同,SGS专业的服务人员也将根据您组织的需求打造专属定制化的组织生存韧性强化方案。

 

如需更深入的了解组织韧性强化训练的课程及解决方案,请点击链接,填写您的具体需求,我们将安排专业的客服代表为您服务。

SGS作为国际公认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是公认的质量和诚信的全球基准。SGS致力于推进体系标准落地支撑、贯彻高质量发展强国战略。拥有全球超过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证标准的认可。除了组织生存韧性强化训练以外,SGS还可以提供其他标准相关培训课程及标准化相关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水平管理、增加组织韧性提高收益实现永续发展。

相关新闻

SGS为奥海科技签发ESG报告鉴证声明
本地企业新闻April 30, 2025

案例 | SGS为奥海科技签发ESG报告鉴证声明,携手构建透明高效责任型企业

近日,东莞市奥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海科技,股票代码:002993)正式发布《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是其连续第三年发布ESG报告,该报告全面、完整地呈现了奥海科技2024年可持续发展理念、管理机制以及具体行动。

SGS助力中小企业破浪出海,创新解决方案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
本地企业新闻April 30, 2025

SGS助力中小企业破浪出海,创新解决方案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

4月29日,上海气候周2025“中小企业绿色供应链出海服务大会”在苏州圆满落幕。SGS管理与保证事业群江苏区域经理徐新龙、ESG业务拓展主任王立婷受邀参加此会议。
CDP
本地企业新闻April 28, 2025

CDP 2025披露季即将开启 | 关键时间节点一览

环境信息披露是构建具有韧性的商业模式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揭示风险,并识别尚未开发的商业增长机遇。今年是CDP成立25周年,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已超越以往任何时期。

SGS作为CDP“气候变化咨询(climate change)”和“科学碳目标(SBT)”中国大陆地区合作伙伴,持续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达成。

En 15343
本地企业新闻April 28, 2025

世界地球日宣传周 | EN 15343助力企业出海,共筑绿色未来

今年的4月22日-4月27日是我国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周,今年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界地球日的设立,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的意识。如今,塑料污染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威胁日益严重,全球各国纷纷行动起来。许多发达国家与大型跨国企业已逐步重视可再生塑料的处理与应用。这此背景下,EN 15343掀起了一场在环保浪潮下的全球塑料包装变革。无论是欧盟市场的绿色壁垒,还是国际品牌的供应链审核,符合EN 15343标准正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必要条件。